刘向东 陶 涛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民幸福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一、文献综述(略)
二、“幸福圈层理论”的提出
本文提出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幸福圈层理论”: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受个人特质、家庭血缘、共同体亲密感、社会公平正义和自然和谐共处五个逐级外推的圈子的影响。概而言之,“幸福圈层理论”从个体感受的不同亲疏程度出发,将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个人自身、亲人社会、熟人社会、生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五个逐级外推、相互衔接的层面,“由点及面”、“层层推进”,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各层特征明显,既与现实情况紧密契合,也与已有的研究高度相关。
三、“幸福圈层理论”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选择与依据
本文进行的实证分析使用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的相关数据。
(二)主观幸福感与“幸福圈层理论”五个维度的相关性
本文所使用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数据是针对全国展开的一项综合性调查结果,这项调查并非按照幸福感研究的目的和框架所设计,因此,我们尽可能地从中筛选出能够代表
“幸福圈层理论 ”五个维度的代理变量(见表2),然后考察因变量幸福感与各维度上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图表(略)。
(三)“幸福圈层理论”五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
为进一步深入考察个体主观幸福感与各个“圈层”的关系,考虑到因变量主观幸福感为定序变量,我们采用序次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依次研究五个维度的代理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建立模型1~5,并将各个层次综合起来建立模型6(见表3)。
总体来看,除户口性质对幸福感影响不显著程度、政治面貌、健康和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外,其他控制变量(年龄、婚姻、性别、受教育都是显著的。而在代表五个“幸福圈层”的各个模型中,个人层面、生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模型中几乎所有代理变量都十分显著,亲人社会、熟人社会两个模型中部分代理变量十分显著。模型1~5中,个人层面模型的解释力度最高,生人社会层面模型解释力度次之,熟人社会和自然社会模型的解释力度较低。相关图表(略)。
四、结论与讨论
“幸福圈层理论”逻辑清晰完备,内容丰富完善,形式生动形象,且符合客观实际,可以为学术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和各级政府的幸福感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此外, “幸福圈层理论”的维度划分就个体自身而言,体现了亲疏程度的不同,而就政府施政角度而言,这五个维度则体现了政策领域和实施侧重点的差异。亦即,按照这种逻辑体系所进行的维度和层次划分,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且划分方法更加贴近于政策实施领域的分类,使得理论研究能够很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指标体系中各维度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为下一步政策重点的确定提供依据。当然,由于所采用的数据并非按照本文提出的“幸福圈层理论”所专门设计的调查,因此,各个层面部分代理变量的选取并不完美。
摘自《中国人民大学报》2012年第5期